
為系統識別和應對鈷供應鏈上的社會和環境風險,提供企業風險意識和盡責治理能力,減少因鈷供應和貿易所產生的負面影響,2月14日,安徽寒銳組織開展RMI鈷責任盡責體系審核工作。安徽寒銳總經理王朝安、 非洲事業部副總經理劉玉梅、物流部經理李杰、銷售經理何千、安徽寒銳各部門負責人、認證機構UL公司的Aaron Zhou和Vincent Que兩位專家,共計20余人參加了此次審核工作。
上午9:00-9:30,集團相關領導、安徽寒銳管理團隊與UL公司認證公司聯合召開了年度外審的首次會議。UL公司的Alex Wang作為此次RMI鈷責任盡責體系審核的組長,對審核的目的、結構、內容以及末次會議,做出了說明,王總對審核的落實做出安排。
本次RMI鈷責任盡責體系審核,依據鈷供應鏈盡責管理政策 HR-CSR-4-1《中國指南》并參考《OECD指南》,采取“六步法”及OECD的中國《關于來自受沖突影響和高風險區域的礦石的負責任供應鏈盡責管理指南》的方法,開展從原料采購管理、生產過程管控、倉庫管理、客戶管理等全流程的審核。通過UL公司審核,測量、評價出寒銳鈷業公司在鈷供應鏈盡責管理,是否持續符合標準和認證要求并保持有效運行,決定是否保持認證注冊(監審)。審核的過程涉及到“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識別和評估供應鏈風險”,“針對已識別的風險制定并實施應對策略”,“對企業盡責管理實踐開展第三方獨立評估”,“供應鏈盡責管理工作年度報告”,“社區參與等六個模塊”。
通過寒銳鈷業鈷供應鏈盡責管理政策,確保寒銳鈷業供應鏈政策與指南要求保持一致,逐步提高供應鏈透明度,提升供應鏈治理能力。其次,推動與剛果(金)政府、民間組織及受影響的當地社區開展合作,采取行動和/或支持相關行動,共同應對并化解鈷供應鏈上的風險與挑戰。再次,建立共同的溝通和傳播策略,將工作進展和成果有效傳遞給受影響的社區、礦業企業以及公眾 。
末次會議上,認證專家給予安徽寒銳鈷責任盡責體系的管理給予高度的評價,體系運行整體平穩、有效。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南京寒銳鈷業股份有限公司